過去是一個被遺忘的聚落:寶藏巖 (台北公館)

日期:2021.04.17

文章彙編:黑咖啡

照片:黑咖啡

參考文獻:維基百科、謝宇婷(城市因看不見的歷史記憶而珍貴—台北市的寶藏,寶藏巖)

寶藏巖建立於17世紀,本來是一座佛、道兼容的觀音亭,又稱「觀音巖仔」。「巖仔」本來意思是山洞之意,後來將是人就將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而寶藏巖正是主祀觀音菩薩的山邊佛寺。

寶藏巖的故事,可以追溯至清朝的時候。大約在17世紀末的時候,當時是清朝康熙年間,清朝水師提督施琅,打敗了聚守在台灣的鄭氏王朝,正式統治台灣後,閩南人逐漸渡過黑水溝移民至現今公館地區的寶藏巖。

這些移民就在寶藏巖群聚,後來愈聚愈多逐漸形成了聚落,也就是座落在現今臺北市公館地區西南隅的小觀音山南側,其名稱乃因該地佛寺寶藏巖觀音亭而著名。

寶藏巖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當年的違建眷村等人文特殊景觀,再加上地理位置緊鄰由福和橋、基隆路高架橋和水源快速道路交織而成的匝道,呈現出古今相對應的時空交錯。1997年6月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後,《紐約時報》將該聚落報導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當時全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並列。

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許多低階級的軍人及其眷屬,只能在營區附近搭建簡易的房舍遮風避雨,而公館附近的寶藏巖就因為這些大陸來台的軍人,在此地落地生根後所形成特殊的眷村文化。後來隨著六七零年代,台北快速發展,湧入大量城鄉移民,除了原本的榮民眷屬外,由於寶藏巖廉價的租金,成為移工、移居及北上就學的年輕學子們的棲身之地,因而形成一個多元混雜的聚落。

2011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登錄寶藏巖聚落為該市「聚落」。在非正式營造過程所形成的聚落中,由榮民、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等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山坡地上自力造屋,有著歷史的特色。

2004年,台北市政府依照《文資法》正式通過寶藏巖聚落全區為「寶藏巖歷史建築」,後來調整為歷史聚落,是台北市首例。其理由是,「公館地區、小觀音山下,寶藏巖聚落為戰後臺灣城市裡,非正式營造過程所形成的聚落,是榮民、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等社會弱勢者,在都市邊緣山坡地上自力造屋的代表,有歷史的特色。」從違建物到被肯定價值的歷史聚落,寶藏巖的案例翻轉了我們對文資保存的固有概念。不只是建築物本身的美學值得關注,其承載的社區關係跟歷史脈絡,對都市紋理的了解同樣重要。

地點:寶藏巖/台北國際藝術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開放時間:11:00–22:00 (周一公休)

回 景點-北台灣

(142)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