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集】為人處事應居木雁之間,當有龍蛇之變

文章:讀行俠-木魚

莊子說:君子應有「龍蛇之變」,該變龍的時候就變龍,在天上吞雲吐霧、氣拔山河、遨遊萬里、一展才華,有朝一日若條件不允許,掉落地面變成一條蛇,卻能俯身草莽,與螻蟻為伍,住泥濘的巢穴,吃著骯髒的食物而不以為卑賤,因此:

變蛇時,不要因為曾經是龍而灰心喪志。

成龍時,不要因為曾經是蛇而心虛自卑。

木雁之間和龍蛇之變兩句詞語都出自於《莊子•山木》一文,文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受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皆,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

這是莊子回答其弟子問題的一段話,君子應處木雁之間,當有龍蛇之變。這句話的含意是,做人處事必須審時度勢、應機而變。有一天莊子帶著弟子們在山中行走,看見樵夫在砍伐樹木,但對有些巨大且枝葉茂盛的樹木卻視而不見,弟子們好奇的詢問為什麼這些巨大的樹木你們不砍伐,卻去砍伐一些較小的樹木呢?樵夫回答,這些看似巨大的樹木紋理歪斜、質地脆軟,用來做傢具不耐用,用來雕琢質地又不夠堅硬容易龜裂,實在是無用的爛木頭。

後來莊子和弟子們下了山來到莊子的農民朋友家,莊子的老友看到莊子這位貴客駕臨非常的高興,並說要留他們下來吃飯,並要童僕殺鵝招待客人。童僕請示主人說:這裡有兩隻鵝,一隻會鳴叫,另一隻不能鳴叫,要殺哪一隻呢?主人回答說:殺那隻不會鳴叫的鵝。

第二天,弟子們向莊子問道:昨天山中之樹,因為不成材得以長壽而巨大,現今先生您故人之鵝,因不成材而被殺,這是怎麼回事呢?莊子笑笑回答說:昨日那些被人棄選的樹木因為無用,卻因而長壽並成為參天大樹,對樹木而言,因為無用最後保全了性命,所以成材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而今天的鵝因為無用卻被殺了成為桌上佳餚,那隻成材的鵝卻逃過死劫。

所以,好與壞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事,凡事皆須判斷分析、區別對待。有才能的人要學會隱藏、容忍,要懂得準確的判斷時勢。又如龍與蛇,貌雖相似、質卻迥異。為人處事要有龍蛇之變,做人有時候像龍,有時候卻要像蛇。為龍的時候要能騰雲駕霧、奮發圖強,直衝九霄之外,得良機時就要展示才華、光芒四射,當蛇的時候要能蟄伏於污泥之中,學會與蚯蚓、螻蟻為伍,韜光養晦,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因此所遇非人時要懂得隱忍,有朝一日成龍時,再吞雲吐霧、大顯神通,如此才是一個能伸能屈的君子。

所以順應自然,既無讚譽也無譭謗,或如龍之彰顯,或如蛇之潛藏,隨時變化,而不偏執一隅。

木雁之間與龍蛇之變的意思是,人應該學習中庸之道才能保全自己,遠避禍害。現實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斷地培養和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才華,當遇到了愛才惜才的上司時,就能一展抱負,但如果遇到了一個妒賢嫉能、心胸狹窄的上司時則要學會隱藏且不出風頭,否則將成為被詆毀的對象。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所以莊子認為,為人處事應處於木雁之間,即使你很有才能,也要懂得隱藏。而龍蛇之變,則是認為不管處於何種地位或身處何處,都必須安然自若、隨遇而安。每個人在事業初期與蛇無異,這時候不能太彰顯自己而應培養自身的能力,等待時機,一躍而上。

(15)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