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籬笆的回憶:四四南村(台北信義)

日期:2021.12.10

文章:黑咖啡

照片:黑咖啡

參考文獻:交通部觀光局 / 維基百科

視頻:手動幫浦(水拹仔)

小時候家裡沒有自來水,家家戶戶都是靠手動幫浦(水拹仔)來汲水,現在很不容易看到,蠻懷念的。

在高雄土生土長的我,從小對眷村文化與環境是既熟悉也陌生,熟悉是因為高雄除了是台灣重工業的城市外,也是三軍部隊的大本營。因著軍事基地的遍佈,高雄各地都有眷村,由北而南有岡山的空軍眷村、左營的海軍眷村、鳳山與大寮的陸軍眷村及前鎮的聯勤眷村,另外還有一些零星的眷村分布在高雄各地。而陌生的是眷村它自成一格的文化,一般閩南人及客家人比較少和他們接觸與互動,因此對眷村就感覺到有一絲的神祕感,但因著小學的同學有一些是從眷村來的,所以有機會進入他們的世界裡,也接觸到竹籬笆內的文化。

「竹籬笆」這個詞是源自於多年以前有部電影叫做「竹籬笆的春天」,就是在描寫台灣的眷村文化,因此「竹籬笆」就和眷村畫上等號。但由於眷村的老舊,加上都市計畫的改建,讓台灣的眷村建築資產逐漸走入歷史,現在在台灣要看到完整的眷村建築已不容易了,就拿鳳山與大寮的眷村來講,幾乎全都改建成大樓了,讓小時候隨處可見的眷村建築,如今已難得一見了。

這次回台北特地跑到位於信義區的四四南村去看看已難得一見的眷村,我在台北住了快20年,這個地區我很孰悉,但從來只經過卻不曾進去過。四四南村是台北市政府特地為了保存眷村的建築文化,而開闢成一個眷村保留區。這裡之所以被稱為四四南村,是因為這個眷村是為了當年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員工而設立的,且因位置在當時兵工廠南邊,所以就稱為四四南村,而當地居民則多以「南村」來稱呼。

四四南村建立於1948年,位於台北市三張犁,就是現今信義路五段、基隆路二段、松平路、莊敬路一帶,為國民政府遷台後所興建的眷村之一,也是台北市第一座眷村。隨著經濟發展與台北信義計畫區的都市開發,並配合當年全國各地的眷村改建,當時住在這裡的居民逐漸地遷出,台北市政府有鑑於眷村文化的保留及歷史的傳承,故於民國90年3月份,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築物,並將這四棟建築予以保存。這裡的房舍,主要是以木材、竹籬笆、及瓦片所建築而成的,而連棟式的平房則採用「魚骨狀」的架構來排列。如今的四四南村隨著社會變遷,其眷村拆除後大部分改建成文教區,但保留部份現有的舊有連棟式平房,讓人得以穿梭在小巷弄內,回憶過去的眷村時光。

早期各地的眷村無自來水設施,一般是在村子某個地方設置手動幫浦,家家戶戶若有汲水洗衣或做飯,都要帶著水桶來這裡取水。早期眷村各戶的室內空間不大,僅約10來坪左右,一般家裡並無設置廁所,大家是共用公共廁所,而且棟與棟之間巷道狹窄,從照片裡可以看到,家家戶戶都是一戶挨著一戶,幾乎毫無隱私可言。而現今的四四南村大部分已拆除,部分房舍另行改建為「信義公民會館」。

今日我漫步穿梭在這眷村的巷弄裡,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再次回到小時候的記憶中,藉由四四南村的景物,遙想高雄的眷村點滴,座落於台灣的每個眷村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但是他們也有共同的故事,那就是在那反共抗俄、光復大陸、解救同胞的歷史記憶中,傳承著那個年代的顛沛流離與同仇敵愾的無奈與辛酸。今天在台北這個繁華的都市裡,這裡的光陰停留在民國40-50年代,或許當年的物質生活不若現今,但是卻充滿著簡單、樸素、美好的人情味。

四四南村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

市集開放時間:08:00am~19:00pm

回 景點-北台灣

(236)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