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們的快樂天堂-馬太鞍濕地【花蓮光復】

日期:2020.11.26

文章:咖啡哥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照片:咖啡哥

這是咖啡哥我第二次造訪馬太鞍濕地,這個濕地生態保育的很好,這裡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是一處天然的沼澤濕地,到處都是水生植物,並且孕育出豐富的鳥類、蛙類、底棲性魚類等多樣化的自然生態。來這裡遊玩除了可以上一堂生態課程外,還能品嚐到現撈的魚蝦、鹽烤吳郭魚,以及特有的石頭火鍋,來一場原民美食饗宴。

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域,昔日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被稱為馬太鞍(vataan,阿美族語樹豆之意)。而居住在此的阿美族人,發展出「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法,利用中空的竹子、樹枝等,製作出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喜歡、小魚能自由出入的棲息地,經過一段時間後,將九芎枝幹提出水面,即可將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而藏放在底層的大竹筒能輕鬆捕獲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他們堅守不竭澤而漁的原則,讓人感受到阿美族人的生活智慧。

每到5月至8月時,馬太鞍濕地開滿了蓮花與荷花,沿著T型木棧道走,倘佯在夏季花海中的浪漫風情,登上瞭望臺,更可俯看馬太鞍濕地的全景,接著到「馬太鞍濕地自行車道」騎車、散步,來一趟充然自然野趣的踩踏之旅。

以下濕地介紹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

濕地是什麼?

濕地是指陸地與水域間全年或間歇地被水淹沒的土地,其定義及分類方式繁多。濕地長久以來被視為不重要且沒有實用價值的地區。人們常以填土或排水的方式建構出農業、漁業或工業用地,或是將濕地供作垃圾堆置場所,對環境產生永遠無以回復的傷害。

芙登溪,非常的清澈

依據國際拉姆撒公約(Ramsar Convention, 1971),濕地廣泛的定義,是指「不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淡水或鹹水,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六公尺以內之海域。」顯然地,此一定義包含甚廣,已包括了「內陸濕地」及「海岸濕地」。此外,美國聯邦常用的三項準則為: (1)必須具有優勢水中植物;(2)在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必須含水;或(3)在一最低限度之期間或頻率內必須為水淹沒或土壤含有飽和之水。這些定義,值得我們參考。

濕地有什麼功能?

具體地說,濕地對當地的環境而言,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淨水。在生態上,它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息地。濕地同時是地球上生產力最豐富的生態系之一,估計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魚貝量生產於此,經濟效益極高。濕地也是魚類、甲殼類、鳥類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處,其富含有機質的生態系統是最重要的特徵,因此濕地生態系產生的經濟與社會價值可以說是影響深遠而重要的。據估計,百分之四十的受威脅或瀕臨絕種的生物物種必須依賴濕地生存;充分顯示它在生物族群賴以為生的價值;數以千計的生物必須仰賴濕地生態的保存而得以存活。而在對區域及全球的價值上,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沼澤及濕地對於大氣中氮循環(nitrogen cycle)、硫循環(sulfur cycle)、以及碳循環(carbon cycle) 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濕地植物、苔蘚類、水苔植物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固定成為植物的細胞組織,最後成為濕地沼澤中的泥碳。

濕地就像海綿一樣,具有減低洪患的功能;它們先儲洪再慢慢排洪,能調節水量、補充地下水,因此能減輕洪害。這點有助於減輕地處颱風帶的台灣,在每年夏、秋季颱來襲時,對沿海地區所造成的海水倒灌及河口地區造成氾濫的影響;台灣許多地區的水患,其中就有一些是沼澤地被填埋所造成的。濕地淨水的功能更像是人體的肝臟一樣,可以用來整治污水、改善附近水體的水質、存留轉換養份與廢物等。最後,濕地在保護海岸免於受侵蝕土都具有明顯之功能。除了這些以人類的利益為單一考慮的「用途」之外,其實濕地更可以發揮它在生物性、水文性、遊憩性、杜會性及教育性等積極的功能。而對該地區的生物資源有充足的資料,便是使它發揮這些功能的第一步。

河口生態系有什麼特色?

河口區的生產量大

來自河川上游的家庭廢水與工業廢水,帶來大量的營養鹽,特別是氮鹽,還有由沖刷與風化岩石所得的磷鹽,源源不絕地補充到河口區生態系。加上充足的陽光照射,造成生產力旺盛。在河口區內,耐鹽草澤植物、藻類及浮游植物是最主要的生產者。平均淨初級生產量(average net primary production)是地球上約19種生態系的第4名,僅次於珊瑚礁海床、熱帶雨林及沼澤地帶 (Whittaker 1975)。

河口區生態系的食物鏈短

生物以吃和被吃的方式,形成單向的食性關係,稱為食物鏈。食物鏈的結構決定在該生態系中能量流動的路徑,以及物質循環的型式。代謝過程中,由於熱的散失,當能量在食物鏈中傳遞時,可以利用的能量逐漸減少;每一級的能量傳遞,約只剩下原來能量10%的單向流轉,另外的90%以熱的方式散失。以玉米—牛—人類所形成的極度簡化的食物鏈為例,一客牛排大餐只可供一人大快朵頤;但是若直接攝取產生這一客牛肉所用來餵養的玉米,卻足夠填飽超過10人的肚子,節省10倍以上的能量。也就是說,縮短食物鏈,有助於把能量留在該生態系中。

在河口生態系中,物種依其食性與獲得營養的方式,可分為初級生產者、食草動物、食碎屑動物及食肉動物。當牠們彼此因食物鏈的關係相連結,即成為此生態系中的食物網。初級生產者如各種浮游植物及肉眼可見的大型植物等,成為該環境中食草動物(即初級消費者),包括環節動物(如:沙蠶)、軟體動物(如:螺)、節肢動物(如:甲殼類的螃蟹)及脊椎動物(如:魚類)等食物來源。多數的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的河口,是以碎屑為其食物網的基礎。碎屑的來源主要有二:包括此區的大型水生植物的部份(如:水筆仔的落葉)或全部植株(如:在秋季枯黃的雲林莞草),以及自近海或河川中下游的輸入。而食碎屑動物亦可細分為兩類:吃沉澱於底質者,如多毛類的沙蠶;以及吃懸浮微粒者,如二枚貝類的文蛤。這些食碎屑動物隨後成為其捕食者如魚類、鳥類或螃蟹等的食物來源。此區內,有一些草食動物會直接攝食大型水生植物。最後,還有一個以水生浮游植物為基礎的食物鏈,亦是此區食物網的一部份。

有趣的是發生在食物網上層,魚類多樣性的變化隨著食物網基層組合而改變。一般而言,愈接近熱帶地區的河口魚類多樣性,較溫帶地區大。依食性種類可分為食草、食底泥、食底棲動物、食浮游生物及食魚等至少五類的魚種。各類魚種之相對比例與數量,也因各河口區之條件不同而迥異。當水體混濁且淺時,浮游生物生產量大,於是吸引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的魚類,加上一些食底泥、食底棲動物的魚類,當然還有捕食這些魚的魚類;此食物網是以浮游生物為主、碎屑食物為輔做為基礎。相反的,當水體清澈見底而養份少,浮游生物生產量稀少,將只吸引食底泥和食底棲動物的物種;此食物網是以碎屑食物做為基礎。

由於沙質海岸與河口區潮位變化大、潮差明顯,很少有大型魚類能居住於此,最多是隨漲潮而短暫進入此區。水域中缺少大型次級以上消費者,是此區的特色。然而,主要的次級消費卻是來自空中,也就是此區通常引來了大批的候鳥前來進食。遷徙性的候鳥在這個環境中,扮演著過客的角色。在不同的季節,有的來自北方,預定繼續向南飛行渡冬;有的是由南方往北邊的繁殖區前進,在台灣沿海各溼地覓食補充體力後再上路。以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的觀點來看,即代表著此區的物質與能量的輸出。

物種歧異度低但個體數量多

由於外在物理環境變化劇烈,能在此區生存並繁殖後代的物種相對的比較少。若是與淡水或近海水域的物種歧異度指數相比,河口及潮間帶地區比前兩者都來得低。但是令另一個特色卻是河口及潮間帶的單位面積內,個體數非常地多。由於營養鹽不斷自河川及近海注入而不虞匱乏,因此這些少數能在河海交界處存活繁殖者,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個體數特多,代表著物種生物量(biomass)大的特性。

觀察濕地生態應注意哪些事項?

沿海地區每天都會有兩次漲退潮,若不注意時間,往往因漲潮而無法觀察到底棲生物而敗興而歸,選擇最佳時間別忘了參考潮汐表。可上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查詢海象之潮汐預報。

以乾潮時間10:14、滿潮16:41為例,乾潮時間是10:14,表示此時潮水退至最低,乾潮前後兩小時,也就是8:14~12:14為觀察底棲動物的好時機,此時螃蟹及彈塗魚等會開始在地表活動,且因為退潮的關係,會露出較大的灘地,亦可觀察溼地上的貝類及植物。12:14後慢慢開始漲潮,此時切勿逗留在低潮線區,以免漲潮時走避不及發生危險。16:41為滿潮時間,表示潮水漲至最高,滿潮前的兩小時為賞鳥的最佳時機,也就是14:41之後,潮水漸漸漲至岸邊,會驅趕水鳥向岸邊移動,此時可以在堤防上用望遠鏡觀察鳥類活動。

另外需特別注意的是,前往溼地應攜伴同行,勿單獨行動,溼地的地質泥濘,若不了解地形地貌不可冒然前往,以免陷入沼澤中無法自拔!最好選擇靠近岸邊或較不泥濘的地形行走,若不幸陷入泥中,應儘量採取趴姿或仰躺姿,找尋支撐物或木板等,以增加表面積,先將雙腳抽離泥中,再用爬行的方式離開,切勿站立掙扎,以免越陷越深。

觀察濕地生態應該準備什麼工具?

不論您此行想去賞鳥、賞蟹或觀察紅樹林植物,在出發前都必須準備一些必要的裝備及各種觀察記錄的器材:

望遠鏡

望遠鏡分為雙筒望遠鏡及單筒望遠鏡,一般賞鳥及賞蟹通常使用雙筒望遠鏡即可,最好選擇外型小巧、重量輕、攜帶方便、明亮度佳,且放大倍率在7至10倍,視角在6~8度以上為佳。單筒望遠鏡單價較高,既大且重,使用時必須鎖在三腳架上,倍率在20~40倍左右,所以視野相當的窄,必須搭配雙筒望遠鏡使用。先用雙筒望遠鏡尋找目標,再用單筒望遠鏡觀察。

地圖及圖鑑

對於路線或觀察地的地形地貌不熟悉時,最好攜帶地圖以策安全,千萬不可隨意越過堤防,以免遇上沼澤地或漲潮而走避不及。在野外觀察時,一定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動植物,此時若有圖鑑(野鳥、螃蟹、魚類、貝類、植物等圖鑑)在手,便可以立刻查詢。圖鑑應選擇輕巧且攜帶方便或口袋型的,內容宜精簡,以便隨時查閱。

記錄的器材

以望遠鏡觀察,再利用圖鑑比對後,可以再用一些方式將所觀察到的記錄下來,這樣此趟生態之旅會更豐富且知性。記錄方法最簡單的便是用筆及筆記本記下所見到的動植物,記錄的內容包括時間、氣候及地形的基本資料、動植物的型態特徵及動物的行為等。也可利用錄音機以口述的方式錄下這些資料,或利用照相機、攝影機捕捉珍貴鏡頭。若對繪畫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帶素描本,將這自然天成的生態藝術之美畫下來。

適宜的服飾

如果您想穿的美美的,像個紳士或淑女一般,您一定會敗興而歸的!在野外穿著的服飾最好是輕鬆簡便,以舒適為宜,顏色以綠色、灰色、褐色系為佳,也可以穿著迷彩服及迷彩背心,色彩和野外的環境相似,如此才不會驚擾到野鳥及其他動物。野外夏季炎熱,冬季風大寒冷,故一年四季最好都穿著長袖、長褲,為了遮陽及避寒,帽子是不可少的裝備。另外溼地泥濘,最好是穿著雨鞋,防水又防滑。

保護措施

在野外難免被蚊蟲叮咬,或跌倒摔傷,所以急救箱是不可少的。此外海邊太陽輻射強,容易曬傷,防曬措施也要準備,如防曬油、補充飲水及少許食物等。

採集工具

在觀察底棲動物時,有時需採集以便觀察記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準備採集的工具像是採集箱、封口袋、小鏟子及手套等。但需提醒的是,在觀察記錄完後,應將生物放回原棲地,儘量不要傷害它們,將它們帶走,或隨意棄置,以免破壞生態環境。

一顆愛護大自然的心

愛惜環境,不留下任何垃圾及破壞一草一木,只帶走美麗影像、豐富知識及美好回憶。

延伸閱讀:

景點-東台灣 /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 / 阿美族的生態捕魚-巴拉告捕魚法 /

(64)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