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錢本草

文章:張說

賞析:黑咖啡

《破窯賦》、《錢本草》、《誡子書》及《馭人經》,合稱四大千古奇文。今天要介紹的是四大奇文之《錢本草》。

作者:

張說(公元667~730年)字道濟,唐·洛陽人。武則天時被授予太子校書,後任黃門侍郎等官職。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為助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玄宗)監國,唐玄宗繼位後受到重用,曾任朔方節度使,中書令,封燕國公。張說歷仕四朝,三次拜相,三次被貶。其文采頗豐,當時朝廷重要文檔多出其手,故有「大手筆」美稱。張說為官時好物貪財、斂錢好利、排斥異己,晚年被貶到岳陽做了一個地方官。這時,張說才有所醒悟,自己宦海沉浮四十餘年,事業可謂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卻因為錢財而栽了個大跟斗,受人所鄙視,因此認識到人離不開金錢,但金錢卻也能害人,於是就寫下了奇文《錢本草》,作為後世之借鑑。

原文: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譯文:

「錢」,味道甘甜,性熱且有毒,它的藥效很奇特,只要「服用」它,就能預防衰老,美容養顏。也可以治療飢餓寒冷,解決人的困難,效果明顯卓著。「錢」有利於國家和百姓,也可以污損賢達,只是害怕清廉。貪婪之人服用最好不要過量,以持中均衡為好,如果過度服用,就會冷熱不均,令人有如得了霍亂一般。「錢」這味藥,沒有固定的採摘時節,若是沒有原則的採摘,將使人精神損傷。「錢」既然流行,對上能祭祀神靈,對下則能焚燒後寄給鬼魂。如果只積攢而不散財,早晚會有水火盜賊等災難發生。如果只散財而不積攢,就會有饑寒困頓等禍患。一邊積攢,一邊施財,可稱之為「道」,不把它當作珍寶稱為「德」;適當的獲取和給予稱為「義」;不貪非分之財稱為「禮」;樂善好施、有扶危濟困之心稱為「仁」;一諾千金、信守承諾稱為「信」;不被錢牽著鼻子走稱為「智」,用這七種方法精煉此藥,才可以長久地服用它,並可延年益壽,如果不如此服用,則智力會減弱、精神會耗損,這點需要特別留意。

賞析:

《錢本草》係唐朝張說仿古傳《神農本草經》體裁所撰寫的一篇奇文。此文乃作者歸結其人生七十餘載之閱歷苦心所撰,雖僅僅二百餘字便把錢的性質、利弊、積散之道描寫得如此淋漓盡致,以錢喻藥,針貶時弊,利害之論,頗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稱經典奇文。

本文論述方式仿中藥典籍,將「錢」譬喻成一味「藥」,並以此來分析其藥性。文章開頭先論述「錢」的本質與作用,再述用藥之法與需此藥者不可過度服用,講述對這款藥積蓄和發散的關係,最後總結出提煉此藥的「七術」(方式),分別從「道、德、義、禮、仁、信、智」七個方面來論述,作者並未將「錢」視為毒蛇猛獸或鄙視成庸俗不堪之物,反而正視其存在與效用,並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正確思維,和一般曲高和寡,以高道德為出發點之論述相比,少了些道德說教之語,多了些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從作者個人的人生閱歷及過往之「為官之道」,可以看出這是張說個人對「錢」有著椎心之痛。金錢曾經滿足了他,但也敗壞了他。他是以一位曾經過度服用此藥的患者來闡述該藥性,而非站在醫生的立場來論述,因此更讓人折服。

從本文來看,我們更想關注與了解身為當時位高權重的宰相,張說個人對金錢的認知及如何因著金錢而讓他痛徹心扉,徹底悔悟的經歷過程。張說寫這篇文章時已六十多歲(被貶時期),他一輩子在「名利海」裡浪裡來、潮裡去,一生飽經世事、也看透世事。身為一代文官,亦為當時的文壇牛耳,卻為士人所不齒,歸根結柢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貪婪與對金錢的歪曲觀念。

作者以中藥材的「本草」(即是藥材)為題,把「錢」借比為藥材來論述其藥理。作者首先給「錢」這種藥材的藥性定位為「味甘、大熱、有毒」,簡直就是入木三分、扣人心弦。「味甘」強調的是初嚐「錢」這種藥材時,其滋味是甜甘甜甘的,讓人感受到它的甜美,這也讓人對錢有種「愛不釋手」及「汲汲營求」的致命吸引力。但文中接著闡述服用「錢」這種藥材必須有節、有度。若服用過量或追求無度,將導致「大熱」的副作用,進而會「中毒」。這裡也譬喻歷史上一些貪婪的官吏,因著貪腐最終鋃鐺入獄。

作者接著解析「錢」的藥理。「錢」能「治療飢餓、免於寒冷」,濟助貧困、救人之急。「錢」亦能使邦國富強起來。「錢」能使賢達之人因而玷汙,但「錢」卻害怕清廉。「錢」這種藥材的利害得失,端看服用之人如何對待,如果服用之人都能正氣浩然、不貪不腐,那麼錢財就是一味治病良藥,反之,錢財將如慢性毒藥一般,日積月累之下將腐蝕人心,五臟六腑俱敗,最終將受其所害。積聚錢財多者,最好將多餘之錢財用於社會大眾、黎民百姓,否則多財必敗、多財必害。另外愛財有道、取之亦有道,否則神靈便要降罪下來。

積攢錢財要如水庫,既要有蓄水的功能,也要有洩洪的作用。如果只積攢而不佈施,將有災難臨頭;如果只會花錢而不會掙錢,那就離貧困飢餓不遠。

作者最後告誡世人,獲取錢財要講求「道、德、義、禮、仁、信、智」等七術,這就是所謂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財的積存與使用要有節、有度,這就叫作「道」;不過度看重錢財,這就叫作「德」;錢財的取得與支出相適應,這叫作「義」;不追求非分或非法之財,這叫作「禮」;樂善好施、佈施貧苦,這叫作「仁」;交易不違約,這叫作「信」;不讓錢財反害自己,這就是有「智慧」。如果不能遵守上面所述的「七術」,那金錢對你而言,就會令人「弱智而傷神」。

(242)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