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齡-銀色風暴來襲

文章:黑咖啡

照片:書籍封面

由於醫學的發達及醫療設備的突飛猛進,使得人類平均餘命不斷的延長。在20世紀期間,人類的平均餘命約為50-60歲之間,至21世紀,人類的平均餘命已達70歲以上。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未有的成就。然而壽命的延長卻帶給世界各國另一個隱憂高齡化。這種人口結構的老化現象,是全世界一致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皆然。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21世紀的人類將面臨二大重要危機,其一是地球暖化的問題;其二就是人口老化的問題。而在這一波人口老化的浪潮中,臺灣也無法倖免於難。經建會於2011年初,發表統計數據指出,2011年臺灣地區人口老化程度排名世界第48,但最快在22年後,臺灣將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老」的地區,較原先預測提前7年。加上臺灣是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人口老化的程度恐將侵蝕國本。

一、高齡化的定義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時稱為「高齡社會」,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1日公布臺灣高齡化統計,臺灣已進入「人口老化潮」。

另老年人口比例達到20%時,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截至99年5月底止,臺灣的老年人口比例為10.69%,在民國82年時已超過7%,已是一個「高齡化社會」,而隨著人口快速老化,依照經建會推估,臺灣將在民國106年時成為「高齡社會」。

依國民健康局統計,全臺老年人口最多的縣市為嘉義縣,其次是雲林縣以及澎湖縣,這三個地區的的老年人口都超過14%,已達「高齡縣」的標準。此外,還有23個鄉鎮區老年人口超過20%,算是「超高齡社區」。

國民健康局說,「高齡化社會」的判斷標準,是以六十五歲的高齡人口比率從7%增加到14%的「年數」代表老化速度;瑞典花了85年,美國花了73年,台灣在1993年達到7%,預計2017年達到14%,老化速度很快,遠比歐美國家快得多國民健康局指出,全台還有五個縣市相當「年輕」,分別為桃園縣、新北市、台中市、新竹市與連江縣,老年人口比率低於10%,為最年輕的縣市。

二、臺灣社會人口高齡化的原因

(一)人口少子化現象

在少子化方面,由於晚婚、不婚、晚育及少育的現象持續擴大,2009年台灣地區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降至1.03(2010估計為1.02),成為世界最低。依美國人口資料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10世界人口資料庫」(2010 Word Population Data Sheet)之估計值,我國總生育率與香港、澳門皆為1.0人,並列為全球最低(行政院經建會,2010b)。2009年,全國出生19.1萬人,本(2010)年出生數預估為17.6萬人,呈持續下降中(行政院經建會,2010b)。此種生育率趨勢與亞洲鄰近國家或地區相比,已屬最低(如圖一所示)。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其下降的最低點為0.90人至1.26人,其後即呈現回升的現象。

(二)人口高齡化現象

          在高齡化方面,至2009年,台灣地區女性平均壽命達82.5歲,男性為75.9歲,平均為79.01歲(經建會,2010b)。至2010年8月底,台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為2,478,104人,佔總人口約10.7%(內政部,2010a)。唯因1950年代出生之戰後嬰兒潮世代即將進入65歲,估計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快速攀升至294.2萬人,佔總人口數的12.6%,至2060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將增至784.4萬人,為目前老人人口的三倍,老人人口的比率將達41.6%。

如以高齡化的時程而言,1993年台灣地區老人人口達到7%,進入高齡化(aging society)。預計於2017年將達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2025年老人人口比率將超過20%,達到了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的指標。

三、人口高齡化對社會的衝擊 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它對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是全面的,是深遠的。包括財政、經濟、政治、建築、醫藥、衛生、保健、福利、教育、消費、商業、家庭等幾乎無不受波及。

(一)國家財政負荷加重

老年潮的結果,最直接而龐大的壓力就是國家財政負擔的加重。財政負擔的加重,反應在養老金、健康照護及社會照顧等三方面。在養老金方面,由於老人人口的增加,使政府在養老金方面的財政支出,快速的成長,成為財政上的一項沈重的負擔。例如日本是世界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國家,政府在養老金的支出,在1995年占國內生產毛額的6.6%,至2030年預估將升至13.4%,約成長兩倍。德國養老金的支出,也將從國內生產毛額的11.1% 提昇至16.5%。義大利則將從13.3%升高至20.3%(王晶,2000)。

在健康照護花費方面,由於老年人健康較差,慢行疾病普及率高,長期臥病的失能者,需要照護者也增多,這些醫藥照護上的支出,也相當龐大,幾乎與養老金的支出相當。根據經濟發展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估計,光是人口老化一項,七大工業國的公共健康支出,至2003年,會從國內生產總額的6%提高到9%至12%。就美國而言,中長期照護的支出,約佔國內生產總額的4%。對台灣而言,60歲以上的人,89%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72%的人有兩種。依推估,目前台灣地區老人中需要不同程度長期照護者至少十七萬二千餘人,佔老人人口的8.2%,其所費不貲(林萬億,2004)。

在社會福利的支出方面,由於老人人口增加,在福利支出上也是沈重的負擔。老人需要多種社會照顧與服務,如老人住宅、到宅服務、家事協助、餐飲服務、交通接送服務、休閒娛樂安排、心理諮商、居家安全、財務管理、法律協助等。在已開發國家,政府在老年福利方面的承諾,約需花費國內生產毛額的9至12%,約為美國在國防方面支出的3到5倍(王晶,2000)。日本十多年前因為高齡社會的衝擊,政府支付年金給退休國民及醫療費的增加,致90年代後政府支出不斷膨脹,至2010年8月國債規模累積至904兆日圓(相當新台幣335兆)。再因少子化關係,至2050年,日本人口估計要減至8千萬人。這樣少數的下一代,要擔負上一代所遺留的龐大債務,更讓日本人不敢生小孩(陳世昌,2010)。故老年潮的結果,將使政府財政負擔加遽,這些無疑均將會加重工作者的負擔,將會造成國家財政上的大災難。

(二)經濟成長的下降

高齡社會,帶來了老人人口的增加,也帶來了年輕勞動人口的縮減、生產的萎縮、儲蓄的減少、勞動力的緊縮,這些自然影響生產力的下降,因此,生產毛額也會縮小,造成經濟成長的下滑。例如至2020年代,日本和歐洲,工作年齡的人口將以每年1%的速度減縮,其商品和服務的總生產量會呈現長期性的減低,國內生產毛額也會一年一年的下降。美國社會保險局也預測,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將會從1980年的2.5%跌落到2020年代的1.4%。其原因主要來自就業率成長緩慢之故。1980年每年就業率為1.5%,至2020年將跌落到0.1%(王晶,2000)。

另外,由於老人在總人口中的比率增加,老年人口的依賴比(即65歲以上人口占15至64歲人口的比率)逐漸上升。1960年前,在已開發國家之老年工作人口與老人人口的比例一直維持6.8:1;至2030年預估將下降至2.5:1。例如日本在1993年依賴比為19.4,至2002年已升至27.6。台灣亦由1993年的10.5,上升至2010年的35.9,2060年將增至104.3(經建會,2010a)。此一現象將帶來年輕工作者的壓力與負擔,工作年齡的人口將承受無與倫比的經濟負擔。在2000年,已開發國家的工作納稅人與非工作領受年金者的比率約為3:1;至2030年,此一比率將跌落1.5:1。德國及義大利,將會跌得更低,達到1:1(王晶,2000)。中國大陸由於實施一胎化政策,對老年人的照顧,將成為許多獨生子女的沈重負擔。估計至2050年,平均一個勞動人口,要贍養一個退休人員。如果一胎化持續下去,到了第三代可能會出現一對年輕人贍養12個老年人的局面(於慧堅,2004),在經濟上如何負擔,精神上如何支撐,將是一個大問題。這種工作者負擔趨重,將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使其呈現靜止或衰退的現象。

(三)在政治方面,重視老人相關的政策

社會上老人人口增加以後,這些老人自然關心他們的津貼與福利。政府的施政為迎合越來越多的老人需求,必然在政策上加重老人津貼與福利方面的支出。而老人數量增多後,這些新一代的老人,健康良好,教育程度高,他們會結合成一個團體來影響國家的政策,要求更多的公共預算,這是顯而易見的現象。而年輕人面對他們未來必須支付的龐大稅賦,是否仍舊保持漠不關心的態度,或者兩代間會為有限的資源而展開爭奪戰,此一現象是否會在不久的未來發生,仍待觀察。

(四)商業及消費行為改變

老年人口增長帶動行業的消長,及消費行為的改變,老人市場(mature market)正在全球發展。日本是世界人口最高齡化的國家,發現逐漸喪失的行業,包括:醫院小兒科、玩具業、一般教育及年輕的房地產買者;而高唱凱歌的是:護理師、寵物業、休閒旅遊以及宗教信仰,美國的旅遊業,老人已佔75%的市場(Tittito, 2003)。隨著老年潮的來臨,會帶動幾項行業的新概念。首先是有關健康照顧的行業,將是未來最興盛的。此一部份包括老人醫學服務、手術(如白內障)、藥劑、功能性醫藥及多項特殊製造業,包括修復業、視力、聽力輔助器、胰島素注射、及人工關節等;其次為與老年人相關的專業興起,包括家庭顧問、房地產顧問、老人相關立法及老人醫藥學;再次。為有關回復青春的行業或產品,亦將大發利市,如化妝品、染髮劑、整形美容,以及特殊健康的訓練和設備都可能快速的成長;再者,家庭維修和個人服務亦將快速成長。大規模各式各樣的個人服務業,從到雜貨店購物到家庭維修,將如雨後春筍般的誕生;最後則為葬禮服務業,亦將引領風騷。有關墓地、葬儀社以及葬禮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將更為擴張。

(五)房地產業的調整

老化迅速的已開發國家,其人口呈快速縮減,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房地產需求與二十世紀會有相當大的不同。對新房宅、新辦公室空間及新產品的設備需求都會縮減。過去在嬰兒潮時代的新屋需求,是小家庭的三房二廳,目前老人公寓、老人社區、養身村等的需求,正急速增長中,成為市場的新寵。日本是世界最長壽的國家,65歲以上老人近21%,他們認真積極生活,喜好自由自在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和子女同住。不和子女同住幾已成為日本元氣老人的新趨勢,養老院成為日本老人的最終歸宿,故市面從零元至三億日圓的各種養老院都有,想住需要看護的養護中心,也有給健康老人住的養老院(陳免、孫容萍,2008)。台灣台塑集團在林口所規劃的台塑養生文化村,佔地三十四畝,可以容納四千戶,是一種擁有完整生活機能和四百床社區醫院的安養機構。台灣地區2004年起興起的換屋買盤,就有二至三成來自退休族或屆齡退休的族群,目前除台塑已陸續推出外,大型企業集團的新光、國寶也將在全台醞釀另一波的銀髮養生社區。因此,老年潮影響了建築業的走向,也波及了房地產業的興衰。未來老人生活社團的居所與養老院的建造,將是一項有利的商機。

(六)教育重點的轉移

老年潮的來臨,直接波及教育界。由於嬰兒出生率的降低,各級學校入學學生減少,學校的減班、併校將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依行政院經建會(2010b)推估,未來10年國中入學年齡人口減少最多,減幅達29%;大學入學人數將在20年後大幅下降至18.3萬人,減幅高達43%;衝擊高齡政策。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的影響,首先從小學開始,其後逐級而上,均無一倖免。但面對生命的另一端,由於老人人口快速增加,老人教育機會的提供,將是一項急遽的需求。因此,各種類型的老人教育有如雨後春筍,紛紛崛起,如旅遊學習、海外研習、老人寄宿所活動、第三年齡大學、長青學院等,其型態越來越多樣,參與人數倍增,將帶動高齡教育的另一番氣象。其對正規教育的衝擊,顯而易見,大學校院的灰色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小學改為老人活動中心或老人學習中心,已在若干已開發中國家出現。整體教育的重點將會從公共教育中的兒童,轉移到較大年紀的工人企業訓練及退休者的終身學習活動上。

(七)家庭結構窄化、代間增長及家庭的崩解

老年潮的來臨,使得家庭外型窄化、變長,而形成家庭革命。由於少子化的影響,家庭中的下一代旁枝很少,加上壽命的延長,每一代變得很長。美個人的系譜樹只有樹幹,沒有樹枝,形成所謂的竹竿家庭(pole family)的型態。祖父母多過子女,四代同堂的家庭將變得很稀鬆平常。這種型態的轉變,其影響是前所未見的。大家庭所扮演的社會化在互相幫助的角色正逐漸萎縮,其結果尚難預見,但卻引領我們航向不可知的未來。家庭的窄化及代間的增長,將使家庭成員很難同時兼顧到要養育孩童、照顧老年人及支援有困難的成員,家庭的功能逐步喪失之中。故人口的高齡化,對家庭的衝擊與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它帶來了家庭革命,正帶領我們走向不可知的未來。

此外,人口老化的結果,也帶來家庭的裂解,由於日本退休年金條例自2007年4月修訂生效,經濟弱勢的一方在離婚時可以分享對方的退休金,最高達到半數,造成老齡離婚的高潮,也使家庭產生裂解。日本人口從2005年起開始負成長,家戶數卻反而增加,1億2千萬的人口卻有超過5千萬戶,平均每戶只有2.5人,包括獨居老人、夫妻、單親、雙親與孩子的核心家庭等日漸增多,家庭型態多樣化,家庭成員變得更加分散(張慧英、黃芳菁,2007)。

由於銀髮社會的快速來臨,雖聽不到槍炮聲,聞不到煙火味,它對整個社會的衝擊,也是靜悄悄的,但是其威力卻相當強大。稱之為「銀髮革命」,誠不為過,這是社會的一種無聲的革命,宜及早因應。

四、成功老化

社會上,不論中年人或是老年人,都要有成功老化的期許。「成功老化」也有人稱為「順利的老化」,意思是指個體對老化的適應過程良好,生理保持最佳的狀態,進而可以享受老年的生活。享受老年的生活,可以輕鬆、悠閒,這是最重要的;但是輕鬆、悠閒並不是不中用。所以,成功愉悅的晚年,取決於老人主觀的觀點。我們是怎樣來看待這個社會、這個老化的過程?個人是如何觀察及解釋客觀的現實條件?所以,只要老人自己感覺很快樂很滿意,都可算是成功愉悅的老人。因此不論走到哪裡,都應該提倡這個觀念,人必須成功老化、必須成功愉悅。什麼標準是成功愉悅的人?只要你感覺真快樂、真滿意都是。此外,知足常樂及善於適應生活或環境的急遽改變,也有助於體驗成功愉悅的晚年。
    最後,不論每一個人的年紀在什麼階段,不論我們是處在怎麼樣的一個現實狀況,都應該期許自己要過一個快樂、滿足的老年生活。

回上一頁

(92)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