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車的由來與演進

文章:黑咖啡

封面照片:kampus-production

參考文獻:維基百科

露營車:大陸稱為「房車」

視頻介紹:自走式露營車(房車)

視頻介紹:托掛式露營車(房車)

早期露營車的風行主要是以歐美為主,特別是美國是全世界使用露營車露營的最大宗,這和「美國的西部拓荒史」有很深的關聯。而近十多年來運用露營車從事露營活動的風氣,漸漸地從美國、澳洲等地向東半球吹來,就華人世界而言,台灣是最早接受露營車概念的地區,但限於台灣地狹人稠及早年露營人口並非大宗市場,再加上台灣政府機關的效率及相關法規的立法一向是慢好幾拍,所以露營車在台灣一直推展不起來,最近幾年雖然熱度有稍微上來,但還是因為先天體質不良,所以發展有限,但是露營車活動最後開花結果的地方就是中國大陸地區。大陸自改革開放、經濟起飛以來,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升,再加上大陸幅員廣大、山川秀麗,各式各樣的自然景色及人文地理等,皆具有高度的可看性與紀錄性,因而露營車這十幾年來在大陸如雨後春筍般熱絡起來,但是和台灣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露營車規範的相關法令及營地的設施,仍然躺在地上沒啥動靜。

照片:Harald Funken

一般普遍認為,露營車最早可能起源於吉普賽人的流浪型的生活方式,或是早期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拱蓬馬車,早年美國人往西部大陸拓荒者會搭乘驛馬車,並攜帶全部的日常家用品在曠野中謀生的方式。到了1930年代起,汽車問世且逐漸普及之後,降從驛馬車改為運用汽車作為載具,將生活必需品用汽車當載具或由汽車後面拖掛一輛拖車,將其改裝成適合居住的露營車輛。

照片:şahin-sezer-dinçer

露營車(Recreational Vehicle,縮寫:RV)即設置具有居住設備的機動車輛或拖車,RV類型包括Motorhome、旅行拖車(Caravan)、Fifth-wheel trailers、Popup camper、Truck camper等同可自由活動且具有基本家用設施的住家,但一般由卡(貨)車或休旅車所改裝成的簡易型露營車則不能稱作真正的露營車。露營車車體內設有廚房、客廳、臥房、工作室等生活空間,一般用於戶外露營與旅遊等短期出遊活動,但亦有為數不少的熱衷愛好者常年居於其中。1990年代起,車輛市場的銷售廣告將其縮寫RV導向成「休旅車」後,間接促成RV一詞普遍流傳。

照片:kampus-production

從當年把汽車當家作為生活的必需的露營車,到1970年代以這個為概念漸漸演變成以休閒為主的露營車,並在美國各地開始流行。同時美國各州政府全力推定這股新興的旅遊風潮,且開始在各地區設置「露營車營地」(RV Park),另外也鼓勵美國民間成立觀光露營營地,使露營車休閒潮流成功轉型成一股觀光資源。現今的露營車營地在美國已經相當普及且設施亦很完善,通常會依停留日數收取日租金費用,並提供露營車停泊時所需的電力、水泥製的炊具設施及給(排)水等,有些更完善的營地亦提供網路、小型購物商店、自助洗衣房、廁所、淋浴間、甚至豪華一點的連游泳池等公用設施都有。

照片:DW Davis

另外為了因應露營車營地的缺乏及車用太陽能板與給水設備的問世,車商也將露營車從必需靠營地外接水電的傳統車種,提升到可以僅依靠自身攜帶水源和電力自行生活,在美國稱這種自給自足式的露營車為「boondocking」或「dry camping」。然而這種類型的露營車對旅行者而言,其基本電路常識及相關設備操作等專業技能還是必須具備的,但這種露營車的好處是可以停靠在任何地方,不必受限於營地的位置。在美國有部分大型連鎖商場(例如Wal-Mart沃爾瑪)亦歡迎露營車停靠在自家的停車場過夜,因為這會帶來消費商機。

照片:rachel-claire

現今露營車這個概念在美洲地區多稱為「Motorhome」,明顯有著『汽車兼住家』的含意;而歐洲地區則多稱為「Caravan」或「Camper van」,則有著『廂式休旅車』的含意。另外1946年起,露營車開始稱呼為「Recreational Vehicle」也就是『多功能車輛』的含意。

至今,露營車經過多年發展後,邁入多樣化汽車時代,整個產品種類也越來越細緻。依據動力來源、使用方式,汽車種類和車體風格大概可分為兩種類型(改裝車不論):

一、自走式露營車(Motorhome):本身具備動力行駛能力,可自由行走移動的車輛。

二、拖掛式露營拖車(Travel Trailer、Caravan):本身不具備動力行駛能力,需靠拖曳的車輛牽引。

照片:Siggy Nowak

回 露營車

(386)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