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二入四行觀

講師:體佛法師

原文文章:菩提達摩

白話註解來源:清淨筏集部落格

達摩二入四行觀01 字幕版 體佛法師主講

達摩二入四行觀02 字幕版 體佛法師主講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疎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道,故捨素隨緇,紹隆聖種;冥心虛寂,通鑒世事,內外俱明,德超世表。 悲悔邊隅正教陵替,遂能遠涉山海,遊化漢魏。亡心之士,莫不歸信;存見之流,乃生譏謗。于時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門年雖後生,俊志高遠,幸逢法師,事之數 載,虔恭諮啟,善蒙師意。法師感其精誠,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 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爾。

本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契入真道的方法有很多,簡要言之,不外乎二種,一種是由理論上契入,另一種是由行為上契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理論上契入指的就是,透過瞭解教理而領悟真道,知道眾生本自具足永恆的佛性。只是因為被短暫生滅的妄想,分別,執著等等煩惱所障礙遮蔽了,無法顯現出來。

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如果能捨棄短暫生滅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回歸真常,安住於一切不著的壁觀境界,沒有任何自他對立,凡聖分別的相對意識,堅守於這樣的狀態不變,更不拘泥於任何文字,語言,名相或經教,這樣就符合真理的體性,和真理沒有分別,寂然無為,這就是所謂的由理論契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由行為上契入有四種,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入這四個種類之中。是那四種呢? 第一,報寃行,第二,隨緣行,第三,無所求行,第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雲: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什麼叫做報寃行呢? 修道的人,如果在受苦時,應當思惟自己從以往無量劫輪廻以來,忘了人生真正重要的根本大事而迷失在生活微末小事裏,一直流浪於生死因果業海,心中常常生出抱怨和憎恨,也常常危害他人,與數不清的眾生結下了無限的惡緣。現在這一世雖然沒有犯錯,但是以前造作的惡業已經果報成熟,現在所受的苦不是上天或是其他人給予的,要甘願虛心忍受,沒有任何冤恨和不滿。佛經中說:“逢苦不憂“,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了解受苦是因果業報的緣故。內心通達因果輪廻的原理,就會與天理相應。體認冤屈的業力可以精進自己的道行,這個是所謂的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隨緣行是什麼呢?知道眾生沒有實際的體性,是因緣和合所生,一切現象隨業力所流轉。人生夾雜著苦業樂業,都是由因緣所和合產生。如果有了一時可以得意光榮的事情,應該知道是以前宿世累積的善因所感召,今天才有這個殊勝福報。當緣分盡了,一切又回歸虛無,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知道一切得失都是因緣,所以內心沒有任何增減,遇喜事而不動搖,這樣就暗自合乎真道,這個就是所謂的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無所求行是什麼呢?世間人常常沉迷於困惑的狀態,什麼都貪心想要,這個就是貪求。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真理,所以行為不同於俗人,心情保持安定不刻意作為,生活隨著因緣隨心所欲運轉。瞭解一切萬有最後回歸真空,所以沒有特別的願求或意樂。短暫的光明功德和黑暗業障,常常互相伴隨而至。在三界裡輪廻久住,好像在火宅裡面一樣。只要有受報的幻身都是痛苦的,誰能夠常常安樂自在呢?了解通達真理,就會止息妄想,無所求取。經典也說:“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所以知道無所求取,真正是合乎正道的行為,這個就是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複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稱法行是什麼呢? 自性清淨的理體,稱為法性。解讀這個法性,完全沒有一切相,更是沒有任何染著,也沒有一切相對的存在。經書說:“法性無眾生”,因為本來就沒有眾生相的染著;法性無我,因為根本沒有我相的染著。有智慧的人如果相信理解這個道理,就應該隨順法性而行事。法性沒有慳貪,身體性命財產都可以佈施,心中沒有可惜不捨,通達三輪體空,不偏倚也不染著,就是遠離一切染著。度化眾生而不執於眾生相,這樣的話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同時還莊嚴了無上菩提大道。修佈施是這樣稱法而行,其他五度波羅蜜也是這樣。捨棄虛妄而修行真理,施行六度法門,但是不著相,內心無所行,這就是稱法行。

回 佛學講座

(342)

About 讀行俠 木魚

Enjoy myself, enjoy my life!

View all posts by 讀行俠 木魚 →

發表迴響